新教材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(艺术)大单元整体导向教学设计
第一单元 祖国颂歌(二)
演唱 中国
欣赏 我爱你中华
灯火里的中国
御风万里
祖国,慈祥的母亲
实践与创造
一、教学目标
1. 审美感知:通过欣赏和演唱本单元的歌曲,学生能够精准捕捉歌曲旋律中的情感特质,感受不同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,提升音乐感知敏锐度。
2. 艺术表现:学生能够以富有情感且符合歌曲风格的声音,准确演唱本单元的歌曲,通过歌声展现歌曲的意境与情感力量,增强艺术表现力与自信心。
3. 创意实践:鼓励学生依据歌曲内涵进行歌词的创新改写或创作小型音乐情景剧,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,激发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,提升对音乐多元表达的实践能力。
4. 文化理解:理解本单元歌曲所承载的深厚爱国主义文化内涵,感悟歌曲在凝聚民族情感、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价值,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。
二、教学内容
1. 演唱:《中国》
2. 欣赏:《我爱你中华》、《灯火里的中国》、《御风万里》、《祖国,慈祥的母亲》
3. 实践与创造:歌词创新改写、小型音乐情景剧创作与表演
三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1. 教学重点:
o 准确演唱《中国》及欣赏曲目中的经典段落。
o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文化内涵。
2. 教学难点:
o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歌曲中的抽象情感,并将其转化为真挚、饱满的歌声。
o 在实践与创造环节中,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四、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:《中国》演唱教学
1. 导入新课:
o 通过提问新中国成立的时间,引出爱国主题。
o 介绍《中国》的创作背景及作者郭峰。
2. 歌曲欣赏:
o 播放《中国》音频,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。
o 分析歌曲的旋律、歌词及所表达的情感。
3. 学唱歌曲:
o 教师范唱,学生跟唱。
o 逐句教唱,重点讲解发音、咬字和归韵的方法。
o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的情感表达调整声音的强弱、虚实等变化。
4. 课堂练习:
o 学生分组练习,教师巡回指导。
o 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,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和针对性的指导。
第二课时:欣赏曲目教学
1. 《我爱你中华》欣赏:
o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苏阿芒和敖昌群。
o 播放音频,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情感表达。
o 分析歌曲的歌词、旋律及所表达的爱国情怀。
2. 《灯火里的中国》欣赏:
o 播放音频,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温馨与希望。
o 分析歌曲的歌词、旋律及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。
3. 《御风万里》与《祖国,慈祥的母亲》欣赏:
o 简要介绍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。
o 播放音频,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宏大与深情。
o 分析歌曲的歌词、旋律及所表达的情感。
第三课时:实践与创造
1. 歌词创新改写:
o 引导学生根据《中国》或欣赏曲目的歌词进行改写,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。
o 学生分组讨论,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。
2. 小型音乐情景剧创作与表演:
o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与歌曲相关的音乐情景剧。
o 学生分组准备,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。
o 每组进行表演,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鼓励。
五、教学反思与评价
1. 教学反思:
o 在教学过程中,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对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。
o 在实践与创造环节中,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,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和引导。
2. 教学评价:
o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,包括学生自评、互评和教师评价。
o 重点关注学生的演唱技巧、情感表达、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。
通过以上教学设计,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歌曲的过程中,不仅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,还能深刻领悟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和文化内涵,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,提升对音乐多元表达的实践能力。
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
演唱 唱脸谐
欣赏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
甘酒热血写春秋
演唱 表花
欣赏 儿行千里母担优
姹紫嫣红
实践与创造
一、教学目标
1. 审美感知: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,如京剧《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》《甘洒热血写春秋》,秦腔《表花》,豫剧《儿行千里母担忧》,昆曲《姹紫嫣红》等,感受戏曲独特的音乐风格、唱腔特点和表演形式,培养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。
0. 艺术表现:通过演唱京剧《唱脸谱》,让学生掌握京剧的基本发声方法、行腔特点和咬字吐字技巧,能够准确、有韵味地演唱歌曲,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。
0. 创意实践: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与创造活动,如为戏曲唱段创编简单的表演动作、为熟悉的旋律填写新的戏曲风格歌词等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,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。
0. 文化理解:介绍各剧种的历史渊源、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,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,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1. 重点
o 感受不同剧种的音乐特点,理解戏曲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。
o 掌握京剧《唱脸谱》的演唱技巧,能够富有韵味地演唱。
o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创造活动,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。
0. 难点
o 体会不同剧种在唱腔、表演等方面的独特韵味和风格差异。
o 在实践与创造活动中,如何引导学生将戏曲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,创作出具有戏曲特色的作品。
三、教学方法
讲授法、欣赏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、练习法、角色扮演法
四、教学准备
多媒体教学设备、戏曲音频和视频资料、戏曲服装道具、简单的打击乐器等。
五、教学过程
(一)导入(5 分钟)
1. 播放一段精彩的戏曲集锦视频,涵盖京剧、越剧、豫剧、黄梅戏等多个剧种的经典片段,同时播放戏曲风格的背景音乐,营造浓厚的戏曲氛围。
0. 引导语:“同学们,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视频,里面的表演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 —— 戏曲。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,它融合了音乐、舞蹈、文学、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,就像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宝库,开启‘梨园撷英’之旅,去领略戏曲的独特魅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