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人教部编版:
期末综合测试卷
时间:120分钟 满分:120分
一、积累运用(30分)
1.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面小题。(3分)
“人就像一粒种子,要做一粒好种子。”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。他也用一生,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。
“您去往了星辰,化作那颗编号8117的‘袁隆平星’。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,完成您未竟的事业!夜空中最亮的星,将指引我们前行……”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忠孝说。
“我的挚友!天堂里好好休息。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,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‘三系’攻关。你是一个真正的、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!”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,作为挚友的钟南山送上了简洁而深情的miǎn怀之辞。
(1)给加点字注音,根据拼音写汉字。(2分)
星辰(chén) miǎn (缅)怀
(2)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。(1分)
2.(2022·青海)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( A )(2分)
A.校园艺术节画展上,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。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。
B.谈到扶贫路上的艰辛,他总是轻描淡写,一笑而过;而谈及老百姓的生活,他却津津乐道。
C.对那些胡编乱造、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,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,不屑一顾。
D.北京冬奥会独树一帜,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清洁电能的奥运会。
【解析】“妙手回春”用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,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。句子用来形容画作,用错对象。
3.(2022·泰安)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( C )(2分)
A.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,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、学法、用法、懂法、守法。
B.司法大数据显示,近年来,10%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。
C.当前,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,生态系统退化,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。
D.北京冬奥会凝聚了和平、团结、进步的时代强音,展现了“一起向未来”的澎湃力量。
【解析】A.语序不当,应是“学法、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”;B.句式杂糅,可删去“造成的”;D.搭配不当,将“凝聚”改为“奏响”,“展现”改为“凝聚”。
4.(2022·包头)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,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( C )(2分)
①谁能否认,杨利伟的“太空一日”,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,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;
②“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,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”,诚哉斯言,英雄是时代的脊梁,是时代的楷模。
③他们不仅志存高远,更甘于奉献,无所保留。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,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!
④时代洪流静狂都是常态,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并非矛盾对立,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,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。
⑤谁又能否认,老将苏炳添以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,既突破了自我,又振奋了时代精神。
⑥时代洪流或静或狂,英雄自是勇立潮头,乘风踏浪,奋楫笃行,指引着人们的精神航向。
A.⑤⑥①④③② B.①③②⑤⑥④ C.②⑥④①⑤③ D.③⑤②④①⑥
【解析】通读六个句子可知,这些语句都是围绕“时代的脊梁,时代的楷模”展开的。根据“英雄是时代的脊梁,是时代的楷模”可知,第②句为总起句;第⑥句“时代洪流或静或狂,英雄自是勇立潮头”紧承②句的“时代”,同时引出下面的“英雄”,即第④句“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,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”,根据“谁能否认”“谁又能否认”可知,①句在前⑤句在后,根据“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,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”可知,此句为总结句,应该在结尾。故选C。
5.古诗文默写。(8分)
(1)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(诸葛亮《出师表》)
(2)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(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)
(3)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(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)
(4)古典诗词中酣畅淋漓、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,千百年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。苏轼在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中用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表达他杀敌报国的远大抱负;文天祥在《过零丁洋》中用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”抒发他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情。
6.名著阅读。(5分)
“别人为求一个新的职位是怎么做的呢?想来他们是去求助于亲友。我没有亲友。有许多人也没有亲友,他们必须自己去找机会,自己帮助自己,那他们靠的是什么办法呢?”我回答不上,我找不到现成答案。因此我强令我的脑子去找出一个答案来,而且要快……准是有位好心的仙女,趁我不在床上的时候,把我急需的好主意放在了我的枕头上。因为我刚一躺下,它就自然而然地悄悄来到了我的脑子里:——“凡是求职的人总是登广告,你一定要到《××郡先驱报》上去登个广告。”
(节选自《简·爱》)
(1)选段中的“我”是主人公简·爱,她想登广告求一个什么新的职位?(1分)
家庭教师。
(2)联系整部作品,说说简·爱对待命运是什么态度。(4分)
面对命运的压迫,简·爱从没有屈服,无论是舅母的欺侮、孤儿院人的冷酷对待,还是罗切斯特已婚的打击,她都自立自强,自尊自重,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,勇敢面对,勇于奋斗。
7.(2022·宿迁)学校举行“我爱劳动”综合实践活动,请你参与。(8分)
材料一: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。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,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。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、获得灵感的。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,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,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,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。
(摘编自伏特《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》,人民网2022年5月7日)
材料二: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。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,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,还会种地了。
……
我应该感谢母亲,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。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,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,没被困难吓倒。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,一个勤劳的习惯,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。
(选自朱德《回忆我的母亲》)
材料三:漫画《如何解开粽子》(见下图)
(1)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、会劳动,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。请你结合材料一、材料二谈谈看法。(写出三条)(3分)
学校按要求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;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;家长注意言传身教;学生从小参与劳动,养成劳动习惯。(答对三点即可)
(2)周末,小雅、小博一起到小栋家做客。午饭时间快到了,小栋穿上围裙到厨房炒菜。小博好奇地问:“小栋,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?我爸妈说,我们快毕业了,学习很辛苦,从不让我做家务。”假如你是小栋,会说:“示例:小博,现代的学生素质发展要全面,其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很重要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不仅不会影响学习,还可以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、获得智慧,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,培养家庭责任感。”(3分)
(3)材料三是小雅为“爱劳动·会生活”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,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。(2分)
示例:这幅漫画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要勤于实践,从实际出发,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本领。
二、阅读理解(40分)
(一)(2022·咸宁)(4分)
【甲】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[宋]辛弃疾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【乙】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
[唐]刘长卿
古台摇落②后,秋入望乡心。野寺来人少,云峰隔水深。
夕阳依旧垒,寒磬③满空林。惆怅南朝事,长江独至今。
【注释】①吴公台:在今江苏省江都县,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,后陈将吴明彻重修。②摇落:零落,凋残,这里指古台已倾废。③磬: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,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。
8.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( B )(2分)
A.甲词以“问”贯穿始终,一问“神州”,二问“兴亡”,三问“敌手”,三问三答,简洁有力,结构严谨。
B.甲词中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”写孙权年轻气盛,统帅千军,割据一方,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,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。
C.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,上句写近景,下句写远景——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,人踪稀少;隔水远眺山峦,皆在云罩雾绕之中,显得格外幽深。
D.乙诗颈联中的“依”字有“靠着、傍着”之意,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,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,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,极有韵味。
【解析】“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”两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,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,其实是对苟且偷安、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。并无“对他穷兵黩武,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”。
9.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,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。(2分)
示例:甲词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,收复旧山河,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,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,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,蕴含着对苟且偷安、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。乙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,吊古伤今,感慨物是人非,世事无常。借前朝覆灭往事,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,对国家正遭受战乱的感伤。
(二)(11分)
【甲】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
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。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
(节选自《出师表》)
【乙】晏子为齐相,出。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。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
既而归,其妻请去。夫问其故。妻曰:“晏子长不满六尺,身相齐国,名显诸侯。今者妾观其出,志念②深矣,常有以自下③者。今子长八尺,乃为人仆御。然子之意,自以为足,妾是以求去也。”
其后夫自损抑。晏子怪而问之,御以实对。晏子荐以为大夫。
(节选自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)
【注释】①御:马夫。②志念:志向和思考的东西。③自下:谦虚。
10.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。(3分)
(1)必能裨补阙漏(缺失疏漏)
(2)拥大盖,策驷马(驾御,驾着)
(3)晏子怪而问之(对……感到奇怪)
11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( B )(2分)
A.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
B.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
C. 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、灵也
D.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
【解析】A.认为/把……作为;B.助词,的/助词,的;C.介词,在/介词,对;D.人称代词,她的/指示代词,那。
12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。(4分)
(1)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
都拿来征询他的意见,就一定能够使将士们团结和睦,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(德才高低的人)都有合适的安排。
(2)然子之意,自以为足,妾是以求去也。
而(通过)你的表现,(可以看出你)自认为很满足了,我因此要求离开(离婚)。
13.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,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。(2分)
(1)诸葛亮的标准:忠贞纯正;忠诚报国;能干公正;久经锻炼与考验。
(2)晏子的标准: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(知错能改)。(或:做人谦恭,不张扬。)
【乙参考译文】晏子做齐国宰相时,(一次坐车)外出。他的马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(她的丈夫)。她的丈夫为宰相驾车,(头上)遮着大伞,(挥动着鞭子)赶着四匹马,神气十足,洋洋得意。
不久回到家里,妻子就要求离婚。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。妻子说:“晏子身高不过六尺,却做了齐国的宰相,名声在各国显扬。今天我看他外出,志向和思想都非常深沉,常有那种谦虚的态度。现在你身高八尺,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,而(通过)你的表现,(可以看出你)自认为很满足了,我因此要求离开(离婚)。”
从此以后,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。晏子对此感到奇怪,就问他,车夫把实情告诉了他。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。
(三)(2022·鄂州中考改编)(14分)
一碗“雪花”面
马海霞
①那天,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,雪下得不大,天气却极寒,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。母亲去外婆家了,由我负责午饭。我在火上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,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,煮上了面条。我平时不咋做饭,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,煮了满满一大锅。面条剩下就不好吃了,若母亲看到,肯定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。
②正发愁时,我看到门外街上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。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一碗。我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,盛了满满一碗面条,端到瘦大叔面前,说:“今天太冷了,请您吃碗热面条暖和暖和。”
③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,客气地说:“不用不用。”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,直接将热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,边往回走边说:“吃吧,吃完了我再给您盛,家里还有呢!”
④我正说着,父亲骑车回来了。我低声对父亲说:“面条煮多了,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,不如送给那修鞋的吃……”父亲听了,忙折回去,请瘦大叔来家里吃,说外面天冷。瘦大叔笑着说:“没事的,我在外面吃饭习惯了。中午来取鞋子的多,我不能离开鞋摊。”
⑤父亲听他这么说,转身回家,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,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,要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。
⑥这么冷的天,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?父亲把酒瓶装进左口袋里,酒盅装进右口袋里,双手端面,出了屋门,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。
⑦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,也不好再拒绝。那天,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,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、脸上、饭碗里、酒盅里,两人依然吃得开心,喝得尽兴。酒足饭饱,父亲又陪着瘦大叔聊了一会儿,才返回家中。
⑧晚上我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,父亲打开话匣子,说了一段往事——
⑨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外县买石灰,等买上石灰,往回赶到半路时,却发现随身带的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。父亲又饿又渴,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,男主人出来,听说父亲将干粮和水都弄丢了,忙邀父亲到家里吃饭。
⑩父亲落座,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粥,又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。女主人说,他们这里连续两年遭了水灾,只能请父亲吃这些,很是过意不去。父亲说,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,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,因为那家人也是喝稀粥,吃菜窝窝。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,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。
⑪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。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,初衷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,送给人家时却一副大善人的模样。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午饭,也不缺我这碗面。父亲就不同了,他是把瘦大叔当朋友,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,那是情义。
⑫后来,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。瘦大叔说,他来我们这里出摊,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,说实话刚开始干,有点磨不开面子,心情也非常低落。但那天,天那么冷,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、吃饭、受冻,让他非常感动,心情也敞亮起来。
⑬事情过去多年了,瘦大叔每次来我家,都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在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,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,寒意全无。
⑭父亲说得对,一碗“雪花”面,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。
(选自《意林》2021年第21期)
14.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?(3分)
示例:环境描写,突出天气的寒冷,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,对表现人物形象起烘托作用。
15.联系语境,说说第①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。(3分)
(1)我平时不咋做饭,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,煮了满满一大锅。
(2)我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,盛了满满一碗面条,端到瘦大叔面前……
示例:第①段中的“满满”突出面条煮得多,为后文找人“消灭剩饭”做铺垫。第②段中的“满满”突出面条盛得多,表现了“我”急于“消灭剩饭”的心情。
16.第⑥段中写道:“这么冷的天,父亲这是中了哪门子邪?”你认为父亲是中邪了吗?为什么?(4分)
示例:不是中邪了。因为父亲把瘦大叔当朋友,讲情义;既然瘦大叔为了方便取鞋人拒绝进屋吃面,而让他一个人在外面吃面又难免给人乞讨之感,不如自己搬取东西到外面和他一起吃饭,这体现了父亲体谅受助者、尊重他人的美好品质。
17.本文以《一碗“雪花”面》为题有什么妙处?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?(4分)
标题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;题目新颖,设置悬念,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。父亲在雪花飘落的街边陪瘦大叔吃的面条,揭示尊重受助者的帮助才能算作善举。“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”一句特别强调“情义”的重要性,揭示了文章的主旨:要真诚地尊重和体谅受助者。
(四)(11分)
材料一:自古以来,中国人崇尚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。书是知识的海洋,是力量的源泉,我们可以从书香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培养兴趣,突出重点。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、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,更是传承文明、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。不同类别书籍,涉及不同领域,阅读乐趣也各不相同。读文学经典,可感悟人间悲喜冷暖,获取知识、经验和智慧;读军事著作,能领略中外军事指挥员的雄韬伟略,锻造亮剑封喉的血性;读历史典籍,以史鉴今、资政育人,立起为服务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胸怀和担当。
学思结合,深化认识。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学习是思考的基础,思考是学习的深化。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,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,读《伦理学原理》时留下超过12 000字的批注。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——读书一般经历先“从薄到厚”,再“从厚到薄”的过程。就是说,读书要善于运用统摄的才能,舍弃书中的枝蔓,掌握书的“基本线索”和“精华”。只有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,去伪存真、由表及里、由此及彼,方能有的放矢、学有所获。
读书从来不仅是个人的事,也与一个民族的精神追寻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。迈步新征程,我们应将读书学习当成一种责任担当、变成生活方式,将书本知识衔接到岗位上,激发精神动力、强化思想定力、提升工作能力,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。
(摘编自《从书香中汲取奋进力量》,《解放军报》2021年4月25日)
材料二:读书是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。通过读书,我们可以学习优秀文化,纠正认知偏差,涵养胸中格局,引导自己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。特别是随着知识的积累,人的精神面貌会变得更加丰盈,心胸和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宽广。青年有活力和朝气,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,如何修身、怎样立德,不仅是个人选择问题,更彰显着一代人的精神风貌。只有多看积极向上、充满正气的书籍,借此励志修德、怡情养性,才能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的侵蚀,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。明代大学者吕坤在《呻吟语》中写道:“读书能使人寡过,不独明理。此心日与道俱,邪念自不得而乘之。”意思是说,读书不仅能使人明白道理,还能使人少犯错误,心中所想的每天都与道相吻合,则邪恶的念头也就无空可入、无机可乘。所以,读书可以让人像圣贤那样有德行,不做坏事,少犯错误,克邪寡过,强化素质养成。
(摘编自《再谈“开卷有益”》,《解放军报》2021年11月13日)
材料三:学习重在不断拓展已知。学习就像画圆一样,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半径,“半径”愈大,已知的区域就愈大,但同时延伸到的未知区域也就愈大,触碰到的盲区也就愈多。广大青年要正确认识已学与未学的关系,主动加快知识更新、优化知识结构,不断提升格局层次,开阔眼界视野,改变“见山就是山”的直线思维,从“一人一事”中跳出来,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;要不断增强学习研究能力,坚持在学习中发散思维,在研究中释疑解惑,常开“脑洞”,把研究问题作为探索规律、增强预判的重要手段,增强跨界学习知识的主动性。
(摘编自《坚持在学习中增强本领》,《解放军报》2021年11月19日)
18.根据以上材料,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( A )(2分)
A.读书仅仅是个人的事,因为它是一个人获取知识、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。
B.读书可以让人有德行,不做坏事,少犯错误,克邪寡过,强化素质养成。
C.我们应将读书学习当成一种责任担当,我们可以从书香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D.学习可以使人们不断拓展已知,提升格局层次,开阔眼界视野。
19.材料三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?有何作用?(3分)
比喻论证。将“学习”比作“画圆”,论述“学习重在不断拓展已知”的观点,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、浅显易懂。
20.根据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内容,请再补充一个道理论据。(2分)
示例:苏轼曾说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”
21.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内容,结合自身实际,谈谈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读书。(4分)
示例:我认为中学生在读书时,要涉猎多个领域,除了书本知识以外,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科技、文学、艺术等方面的知识,不断开阔眼界,了解课堂以外的天地,追求全方位的自我提升。
三、写作(50分)
22.阅读下面材料,任选一个任务,按要求作文。
(1)生活中,声音无处不在。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,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。这些声音中,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?
请以《留在心底的声音》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
(2)要知道,一旦兴趣被引发出来,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从单调、沉闷中解脱出来。
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?请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①文体自选(诗歌除外);②不得抄袭,不要套作;③不少于600字;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、地名、校名;⑤书写工整规范。